核心提示:他连续10年的坚持只为一条“小鱼”的优化;他投身科研教育,桃李满天下;他已过花甲之龄却仍奋斗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他就是水产学院的王卫民教授。
“小鱼种”擦亮大未来
有一条鱼,它从烟波浩渺的梁子湖(古称樊湖)游来,历经了三国时期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群雄之争,游弋于中华古韵文化的海洋里,被文人墨客吟颂不已,经久不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当年毛泽东主席留下的名句更是让这条鱼蜚声中外、香飘万里,“清蒸武昌鱼”也因此成了湖北一道充满情怀和传奇色彩的当家美食。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1955年由华中农学院水产系第一任系主任易伯鲁教授(当时在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对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发现并命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命名的第一个鱼类新种。
2008年,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王卫民教授承担了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团头鲂种质资源与育种岗位研究任务,组建了团头鲂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团队。围绕团头鲂种质资源、遗传选育、功能基因及基因组学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致力于开展团头鲂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及高产抗逆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研究。然而,新品种的选育之路何其漫长与艰难,对于生活在水里的鱼来说,亲本纯化和子代自交的控制以及育种管理远比其他动、植物难度大,同时鱼类性成熟周期较长,因而育种周期长,一个鱼类新品种的诞生有时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解努力。选育一条鱼,原种很重要。“团头鲂分布较窄,仅分布在长江中游及其附属大中型湖泊。我们团队曾经把100万尾江花(长江天然鱼苗)运回在池塘培育,养了一年结果只有4尾团头鲂。”王卫民说道。